10月至今,趣店、和信贷、拍拍贷、简普科技等国内互金企业纷纷赴美上市,加上此前的宜人贷和信而富,目前已有6家国内互金企业登陆美股。紧随其后,乐信集团也已向美国证监会递交IPO招股书。此外,量化派、挖财、陆金所等一批国内金融科技企业亦开启了上市计划。
然而,11月21日晚,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后,互联网金融中概股股价集体下挫。除了和信贷,其余3家互金公司股价齐跌,且均跌破发行价。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1月22日收盘,拍拍贷报收8.18美元/股,跌幅24.26%;简普科技报收5.75美元/股,跌幅12.88%;趣店报收16.15美元/股,跌幅16.36%。宜人贷与信而富也有不同程度跌幅。前者报收42.71美元/股,跌幅4.88%;后者报收8.86美元/股,跌幅6.04%。
互金企业为何赴美上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整治下,行业转型洗牌,赴美上市是国内互金企业的优先选择。“国内资本市场对拟上市企业有明确的盈利要求,且在尚未完成监管备案的情况下,互金企业在国内上市难度较大。目前,国内暂停上市公司涉及互联网金融的跨界定增,也封堵了互金企业曲线上市的道路。”
近几年,美国股市处在一波长牛市中,三大股指屡创新高。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向记者表示,强劲上涨的背后,是美国市场的估值水平已和国内股市相差不远的事实。与其他海外市场相比,美股流动性整体不差,上市审批时间不长,上市标准相比国内宽松,对国内企业具有吸引力。“美国资本市场面向全球投资者,且审批比国内容易,在美国上市企业要实现后续融资也比在国内方便。目前,部分拟上市公司选择上市时,已不像以前那样特别看重首发融资额的多寡,而是更看重后续在资本市场融资能否实现。”
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指出,互金公司接连在海外上市,是因为国内资本市场尚未对互金企业开放渠道、门槛比较高,但海外上市并不意味着不接受中国的监管,企业注册地点在中国,因此仍要高度关注国内的监督动向。
强监管引上市阀门拧紧
对于本次互金中概股齐跌,业内人士认为与监管层收紧现金贷政策有关。
该人士向记者透露,近两年,由于P2P行业出台小额普惠的监管定位,给消费金融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风口,互金公司纷纷转型发力消费金融业务,而现金贷作为消费金融的一个分支,近两年增长极猛。
以信而富为例,其2017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实现毛收入2450万美元,同比增长59%;净收入1520万美元,同比增长9%。由于包括获客激励在内的费用增加,二季度净亏135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590万美元。其中,毛收入大幅增长主要依托消费类贷款强劲增长。二季度,信而富消费类借款毛收入为1320万美元,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所以同比增长高达642%。同时,消费类贷款毛收入首次超过生活类贷款,这被信而富视为“里程碑”之一。
据了解,信而富从2015年起开展消费类贷款(现金贷)业务,上市后增速加快。二季度平台撮合的消费类借款交易额超过2016年全年,达到6.38亿美元,同比增长431%。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分析,现金贷最受诟病之处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借款人层面,主要问题是畸高利率加重借款人负担、非法催收影响借款人人身财产安全且扰乱社会秩序、多头借贷大幅提高借款人杠杆率等;二是金融体系安全性层面,主要问题是资金来源渠道有待规范、业务发展缺乏实质杠杆率监管、潜在不良风险突出、风险可能经由助贷模式转移至传统金融机构等。
就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11月24日发布网络小贷风险提示称,相关机构应严守法律底线,不具备放贷资质的应立即停止非法放贷行为,具备合法放贷资质的应主动加强自律,合理定价,确保息费定价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相关机构应加强授信资质审核和风险管理,履行金融消费者教育义务,如实开展信息披露,对息费定价进行重点提示,不得以不实宣传误导金融消费者接受与其风险认知和还款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服务和产品。相关机构应遵守国家法规,依法规范贷后催收行为,不得以暴力催收或骚扰无关人员。
对于监管趋严,会否影响互金企业赴美上市计划,多家有IPO计划的网贷平台向记者透露,目前已完全不涉及现金贷业务,整体贷款利率都在36%以下,不会受到即将出台的现金贷监管政策影响。但整体政策趋紧,对已启动上市计划的互金企业和整个互金行业会带来很大影响,暂不会过多谈及上市计划。